开封龙亭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封龙亭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开封龙亭导游词1今天是8月6日,是游玩的第五天,我们决定明天就要回家了,在这最后一天之际,我们准备到开封龙亭去看看,据说那里是六个朝代的古都,它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历史上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六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许多国家领导人也来到过这里游玩。而现在,我们正惬意的坐着船上,享受正在吹来的习习微风。现在正是艳阳高照之时,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由于走水路比走旱路快,所以要不了几分钟就到了,当我们下船后,才感受到了这里的美,看,修剪工人们把这里的花花草草修剪地这样美,有些像大鼎,有些似大象,还有的像大鼓。走过蒿呼门,我们就到了最终的目的地:龙亭。我们上了几十层台阶后,就看见了龙亭,跨过门槛,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看到了一墙壁上盘旋着一条金龙,看起来十分威武,它的头上有一块大匾,写着:励精图治。
然后,我们下了阶梯,这时,我听见不远处有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就带着大家去一探究竟。走近了才知道,原来在一间屋子里面有人在演戏,戏名叫: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位皇帝的女儿正值年轻,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于是,皇帝就派人找来了三位人选,准备挑选一个做驸马,可是,三个人都不行,这时,皇帝发愁了。
看完戏,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了这里。
开封龙亭导游词2龙亭公园的古建筑,有史可据的可上溯到唐德宗李适在位时(780-820年)所建的永平军节度使治所——藩镇衙署。之后,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建为皇宫。北宋时的皇城(包括皇宫)亦在此,称之为大内。金代后期,亦以此为皇宫。元灭金后,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中龙凤政权也以此为临时行营。至明,当时的统治者又大兴土木兴建周藩王府。
顺治十六年(1659年),在周王府旧址上设立了贡院,作为考试举人的场所。经过70多年的建设,院内建有房舍五千多间。明远楼高四丈,使旧日王府遗址有了新的生机。但由于该地低洼,积水严重,无法继续使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曾在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奉皇帝万岁牌位,每逢节日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来此遥拜朝贺。于是煤山改为龙亭山,简称“龙亭”。
雍正九年(1731年)由总督田文镜主持,将贡院迁至上方寺南新址(今河南大学校内)。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弘历下江南,路经开封。巡抚鄂容安为了接驾,将巡抚衙署改建为行宫,巡抚署搬到按察使司署,按察使司署搬到大道宫,大道宫的道士们移至万寿宫继续布道,并改名为万寿观,把大道宫供奉的真武铜像移入万寿观中。
嘉庆二年(1797年)曾特诏各直省将储的闲款,葺修神祠。河南布政使马慧裕认为神道设教,亦所以奠安斯民,而龙亭实省会之望,尤不可缓。嘉庆五年(1820年)即对万寿观作重点修葺。本着仆者起之,坏者易之,漫患者黝垩之,俱仍其旧而不改作的原则,在64级蹬道下部,新筑一个一丈六尺的台基,建真武殿三间,将真武铜像移此殿奉祀。像后悬画坎,意以导昆仑之源。龙亭大殿高12米,亭内正中立一巨碑,名“五岳真形”,上悬太极,以应中天房、心二宿。午朝门前还增牌坊一座,上书“拱岳带河”。嘉庆十七年(1820年)督学姚文田对马慧裕的改建十分不满,再次改修,把“拱岳带河”改为“万寿无疆”四字,把“五岳真形”碑移至台下东跨院,大殿正中仍供奉清帝万岁牌位。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十九日夜,东北风大作,声如雷鸣,将大殿刮倒。祥符县令于台上建一六角山亭。由下望之,如锥卓空,下大上小,比例失调,很不雅观。咸丰六年(1856年)布政使瑛仍按旧制建成面阔九间的大殿。大修后的龙亭及其布局由南向北,最前为万寿无疆坊。坊前左右有石狮一对,但座已淤没。过牌坊直至龙亭大门前约二里许,两旁积水一望无际。大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顶,黄土涂墙,四周朱柱飞檐。进大门后迎面是一座高2丈的照壁,中间启圆顶门洞。大门内外皆朱柱丹檐,夹壁东、西有两掖门。过掖门有东、西庑各五间。正北高处即龙亭,仰望如天梯,石蹬两旁青石栏杆,当中蟠龙盘绕,自下而上历15级至真武殿,过殿后历47级至顶,上建黄琉璃瓦重檐大殿九间。基高5尺,石阶七级,四周设朱柱,如游廊。殿外台基四周绕以花墙,殿内供皇帝万岁牌位。花墙东开一门,顺门东去而下有一土山,山腰有三个砖洞,一个封闭,两个内有刻石六方,多为万寿宫告成诗赋。洞前有吕仙殿三间,东南有火神庙三间,殿立五岳真形碑。戏院有正房三间,西房二间,称为官厅。
民国十一年(1920年)冯玉祥第一次主豫时来开封,即将龙亭贯穿南北的驰道以兵广之。并拆去万寿观牌坊,逐散道士,打毁吕祖庙及火神庙中的泥胎神像,未及修建,即被调离汴京。民国十四年(1920年),河南督军胡景翼(原冯玉祥部下师长)对驰道进行增修,将龙亭东西两侧的上下蹬道改建为砖砌台阶,东侧山丘上修四方亭一座,并命名为龙亭公园。民国十六年(1920年)冯玉祥二次来豫主政,改龙亭公园为“中山公园”。在南面的牌楼式石柱大门中,横额书写“中山公园”四字;东柱书题“遵守总理遗嘱”;西柱书题“实现三民主义”;另东横额书“自由”二字;西横额书“平等”二字。过了牌楼,为长180丈,宽2丈的马路,路北端是一座单檐硬山西阔三间的大门,门内照壁前新建纪念碑一座,高二丈余,上书“革命殉难者烈士暨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阴题曰“精神不死”四字。1920年在照壁后,真武殿废址前,树立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台上大殿为中山俱乐部。至此,公园已初具规模。
开封龙亭导游词3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乘车出发去游览的是龙亭风景区。龙亭风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边,占地面积83.13公顷,园内古建筑巍峨,御道两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来的理想景区。
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再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
今天的龙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风格,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筑的宏伟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建筑 ……此处隐藏2496个字……代的一些大事,有“包公上任”、“王安石变法”、“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蜡像,场面非常逼真,令人赞叹!
下了大殿,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吸引了我,啊!原来在演节目,演的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民间传说,好看极了,游人阵阵叫好声此起彼伏!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龙亭公园。今天的游玩真让我难忘,有时间我还要再来!
开封龙亭导游词6古城开封是北宋王朝的国都。开封的龙亭更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暑假,我有幸和妈妈一起游览了龙亭。
走进龙亭公园。穿过一丛丛争奇斗艳婀娜多姿的鲜花,龙亭便展现我眼前。红砖砌成的大殿高高耸立,白石阶梯分为左右两侧,中间是一个同阶梯平行的坡面,用水泥制成,上面雕刻着九条蜿蜒的巨龙,给人一种威严肃穆之感。拾级而上,便到龙亭殿前。抬头望去,屋脊上盘踞着两条张牙舞爪的苍龙。二龙中间有一颗“明珠”。两条龙回首翘尾,用贪婪的目光看着近在咫尺的明珠,把那巨大的利爪伸了过去……这便是“二龙戏珠”。
我们步入大殿。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柱,金碧辉煌。空荡荡的大殿里,一片片琉璃瓦闪闪发光,像一颗颗耀眼的星斗,很是壮观。大殿四壁光彩夺目,隐隐约约,像无数条巨龙,在我眼前飞舞。定睛一看,原来墙壁上雕刻着许多飞龙,有的龙在腾云驾雾,有的龙在翻江倒海,有的龙在张牙舞爪的怒吼,有的龙在悠闲自得地养神……这些稀有的艺术珍品,可算得上是巧夺天工了。
奇怪的是,这样宽敞的大殿里却空空如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询问了妈妈。妈妈说,这里的文物都被帝国主义者掠夺走了,我不仅为此非常愤怒。我和妈妈走出大殿,来到店旁的栏杆前。我们手扶大殿栏杆,居高临下,一派大好景色呈现在我眼前,不仅使我心旷神怡。龙亭前有一条大道将亭前湖水一分为二。东湖水像一面大镜子,闪闪发光,清澈见底,而西湖水却浑浊不清。这是什么呢?妈妈告诉我,传说东湖是杨家湖,杨家是宋朝的忠臣良将;西湖是潘家湖,潘仁美是一个大奸臣。啊,怪不得湖水一清一浑呢!微风吹过,湖面碧波荡漾,湖边垂柳成行,像一把把大伞覆盖在水面。这里不愧是“两家一亭”啊!
龙亭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他不愧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开封龙亭导游词7各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乘车出发前去游览的是龙亭风景区。那么在未到达景区之前呢,小侯在这里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龙亭风景区的大概情况。
龙亭风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角,占地面积88。13公顷,园内古建筑巍峨,两旁湖波浩渺,是开封最具魅力的景区之一,大家知道,历史上曾经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五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而当年的皇宫所在地就是如今龙亭这一带。明末因黄河泛滥,龙亭渐成废址,清朝雍正十二年河南巡抚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因封建朝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龙亭” 了。
如今的龙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格局,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午门是龙亭景区的大门,坐北朝南,正对着宋都御街。走进雄伟壮观的午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前端是玉带桥,由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 17米,桥下有五个涵洞,可供游船穿行。站在玉带桥上,向北望去是一座巨大的砖砌台基,庄严雄伟的龙亭大殿就耸立其上。而玉带桥两侧的龙亭湖则被大道一分为二,东面是潘家湖,西面是杨家湖,这里呢就有一个民间传说,“杨湖清,潘湖浊,*臣忠臣清浊分”。说的是北宋时期的杨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佘太君金殿告御状,但皇上却包庇*臣,只免去潘仁美的三个虚职,佘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杨家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两家淹成一片汪洋。当时潘家位于湖东,杨家位于湖西,大雨过后,东湖湖水浑浊恶臭,西湖湖水却清澈如镜。于是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的写照。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原来东湖两边的住户较多,又有许多作坊,因排放污水,东湖湖水就变得很江阴浑浊,而西湖岸边住户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质就好,现在经过治理,两湖都变清了,这也说明了我们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走过玉带桥,我们会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的建筑,叫“嵩呼”,其意为“山呼,高呼”,是古时朝臣们给皇帝祝寿时山呼万岁的地方。穿进嵩呼我们就到了龙亭大殿前面了,一条72级的石阶把我们带到了龙亭大殿,大殿里专门陈列了一组宋太祖赵匡胤大宴文武官员的蜡像,讲述的是当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当年宋太祖宴请为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们,端起酒杯时借酒意发了一番感慨,说做天子太难了,整夜连觉都睡不安稳,他的言谈让石守信等将军不明其意,就追问原由,宋太祖很真诚的说,一旦有人把黄袍也加到你们身上,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人一下子吓变了脸,忙跪地嗑头,宋太祖劝他们不如交出兵权,多买些良田美女以终天年,这样群臣也不会怀疑,大家都可以平安相处了,第二天,这些人都称病辞职,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地如愿以偿,北宋王朝也从些进入文人主政时代。不过令赵匡胤始料不及的是,尽管巧妙地用一杯酒收回了兵权,坐稳了宝座,却由些倾斜了整个宋代。从那以后,北宋的军队战斗力被大大削弱,也因此北宋王朝只存在168年,但北宋的建立呢,却使开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超一流的大都市。
人口已逾百万,著名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主是当时开封真实写照,站在龙亭大殿平台上,南望是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开封城,西面有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等景区,面前的潘杨两湖犹如两面清澈的镜子,无限美景尽收眼底,仿佛在告诉我们开封过去和今天说不完的故事。
好了,各们朋友,有关龙亭景区,我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前面马上就到龙亭景区了,请大家收拾好贵重物品下车,跟随我一起进景区参观游览。
各位朋友:我姓沈,大家可以叫我沈导,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开封的龙亭公园。
龙亭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边,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来的理想景区。 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在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龙亭公园的名子叫龙亭,是因为当时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
进了龙亭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路的前端那座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玉带桥是用白玉和青石雕刻而成的,下面是清澈的湖水。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龙亭大殿前,大殿位于13米高的砖砌高台上,远远望去雄伟而壮观。站在龙亭大殿平台上往南望,两湖碧水犹如两面镜子,优美娴静,一条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开封的悠悠历史之中。今日的开封尽收眼底。
秀丽的景色,特色的内容,是否使您产生“畅游皇家园林,赏析宫廷往事,解读王朝兴衰”之感。
各位游客,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热忱的欢迎大家在金秋十月光临龙亭菊会,让我们相约在金秋,相聚在菊花花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