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

时间:2024-05-30 11:58:05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户外游戏安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对各种汽车十分感,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交通规则意识,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本事,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锻炼动作的灵敏性和合作意识。

2、乐意参与活动,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预备】

音乐磁带:《我是小小交通警》《往远足》;呼啦圈每人一个。红绿灯标志。

【活动进程】

1、热身运动: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手持呼啦圈模仿开车的动作小跑步进进场地。放音乐《我是小小交通警》,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作热身运动。

2、情形导进:师:今日我做交通xxx,你们愿做小小驾驶员吗(幼儿一齐、愿意),驾驶员要服从交通xxx的指挥。(是)“

3、游戏《小小驾驶员》

教师把红绿灯标志分别插进活动场地的四周,放音乐《往远足》,幼儿按“红灯停,绿灯行”的信号,练习“开车”、“停车”。幼儿根据不一样的指令,变换不一样的交通工具。(也可两人合作,前面幼儿把呼啦骗局在身上,后面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呼啦圈。)留意安全,避免幼儿拥堵,同时,还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教师把幼儿带回教室,看有关交通规则的动画片。以巩固交通规则。

【活动】

游戏应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交往本事、合作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规则,激起他们对家想的酷爱。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影子是怎样形成和体验它的变化。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3、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变化的兴趣以及好奇心。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影子的探索。

2、体验影子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光源(手电筒、灯泡等)

2、幼儿用书画面“这些手影像什么?”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花、草、树、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想并讨论)用手电筒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了。

二、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

“请你们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再找一找、看一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变?为什么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外面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就会改变,阴暗处,影子就没有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你们猜猜是什么?然后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那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手影吗?”(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动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戏“怎么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个物体的影子上做好记号,观察整个上午它会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由孩子在户外活动不经意的一个游戏,给了我构思,捉住了他们喜欢玩的这个特点,同时这个活动比较贴切生活,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进一步探索,在设计中我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扩展和深化了幼儿关于影子的概念,还通过玩手影这一活动环节,强化了活动的趣味性。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3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但是每个游戏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多费些功夫。下面介绍中班游戏的方案,这些方案是在实践中总结的,对于中班比较有意义。

活动目标:

认识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方式

享受玩游乐器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户外游乐器材

活动过程:

1.老师带著幼儿到户外的游乐器材绕一圈,并在每个游乐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儿说明玩游乐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再指导幼儿正确的玩法。

三轮车:

(1)不用跑的帮小朋友推车。

(2)要轮流玩,不抢著玩。

滑梯:

(1)不从滑口处爬上去。

(2)不用头倒著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挤碰撞。

秋千:

(1)不要盪太高。

(2)不帮小朋友推秋千。

(3)不站在秋千后面。

2.接著请几位幼儿示范该游乐器材的正确玩法。

3.问幼儿当很多人想玩同一个游乐器材时,该怎麼办?引导幼儿排队等待或先玩人较少的,比较不会浪费时间,再让幼儿在游乐区玩一番。

4.回到教室,请幼儿分享游戏的项目及心情,最喜欢哪一样游乐器材,再与幼儿回顾刚刚玩游戏器材的安全事项,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给自己鼓鼓掌。

活动评估:能遵守游乐器材的使用常规;能开心的玩游乐器材。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学习排队等待的常规。

这个游戏教案可以在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排队,学会谦让,以及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值得学习。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4

一、说意图: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及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通过学习“身体的秘密”这一主题,我们班幼儿基本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几个孩子在用自己的身体摆着各种造型,其他的几个孩子则想着办法从造型中钻过去,他们几个玩得不亦乐乎,还吸引了不少旁观的小朋友。借着这次教育契机,我设计了“钻洞洞”这个体育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不断尝试用身体搭“洞”和钻“洞”,提高肌肉的耐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让幼儿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创设不同的难度,使不同程度的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目标: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们中班孩 ……此处隐藏4821个字……试试吧!(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布袋的变化,老师及时观察指导,请发现新变化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肯定、支持他们的想法,

并让大家来模仿布袋的变化。)

2、感受布袋的“一物多玩”

小宝贝,好能干啊!发现了布袋这么多有意思的变化和玩法,老师也想来变一变,玩一玩。

变成小球(抛一抛),变成蹦蹦床(跳一跳),变成小桥(走一走),小桥太短了,让我们连起来变一变,变成长长独木桥桥(两臂侧举直线走)

三、游戏:布袋变变变(练习袋鼠跳,手膝着地向前爬)

1、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布袋的这么多玩儿法,其实套上布袋更好玩儿呢!大家要不要试试?(大大布袋真好玩,双手提起抖一抖,小脚小脚钻进去,变变变,变成可爱的毛毛虫。)

2、游戏:爬来爬去的毛毛虫

(1)引导“虫宝宝”练习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注意指导幼儿爬的动作要领,鼓励较弱的幼儿努力向前爬。

(2)幼儿熟悉动作后,引导幼儿向前快爬,提醒宝宝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3、游戏:袋鼠跳

(1)套上布袋除了学毛毛虫爬一爬,滚一滚,还可以怎样玩儿呢?

(2)引导“袋鼠”练习双脚跳,注意动作要领及安全。

4、师配乐创设情景带着幼儿套着布袋爬、滚、跳。

妈妈发现了好多又鲜又嫩的叶子,快去吃吧!(引导幼儿从场地的一边爬、滚、跳向另一边,先到达的幼儿可边吃叶子边为后边的幼儿加油!)。

四、放松运动

叶子真好吃,小宝贝,吃饱了吗?让我们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在音乐声中,宝宝们脱掉布袋,变成美丽的蝴蝶,在花园中快乐飞舞。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发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和灵敏性。

2、对对跑步感兴趣,能体验到跑步活动中运动、竞赛和交往的乐趣。

3、训练往返跑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分别放置1、2、3、4标志物。

2、设计场地,设置起、终点。

活动进程

一,活动开始

观察场地,启发幼儿想出玩法:如:跳、跨、绕着跑等。

在教师带领下作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二、游戏活动

1、教师组织幼儿学习往返跑是动作。

2、比较动作,掌握要领。

(1)教师示范一次,请幼儿看教师是怎样做的?

玩法:先把手放在1标志物上,跑去摸一下2标志物,再跑回摸3标志物,

然后跑去摸4标志物,跑回结束。

(2)幼儿练习往返跑动作。

教师用语言提醒幼儿摸哪个点,提醒幼儿脚下动作,提示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3)教师总结往返跑动作要领:

到达转弯处前2――3步时步子要大,上体直或后仰,后腿蹬地用力稍小。

最后一步脚向转身方向内扣,然后转身180,重心移至转身后的前脚,继续跑动。

(4)请2位幼儿和教师一齐跑,比较动作的不同。

(让幼儿仔细观察:提醒幼儿观看教师转身时脚的.位置和身体的转动)

3、比赛激趣,巩固练习。

(1)讲解比赛规则:以比赛接力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2)进行游戏2遍,随时指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三、活动结束

师幼做放松活动,结束。讲评游戏。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13

设计思路:

最近正在开展“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活动,我们带孩子走出校园,找路,小朋友们认识了幼儿园的园牌、标志性的图案、所在的路名和门牌号,由此对标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班孩子虽思维较活跃,但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能力相对还有所欠缺。因此这个活动从语言领域中的创意出发,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从孩子感兴趣的标志人手,带孩子在猜图游戏中认识标志、探索标志、感知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等,主要运用差异性师幼互动介入策略、分享交流策略等。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故事中的标志,感受标志对我们生活的帮助并愿意关注。

2、能在集体面前分享、表述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兔子先生去散步》大图书;书中标志;生活中常见标志。

活动过程:

一、看看、猜猜标志(引起兴趣,并初步引发对标志的关注。)

1、教师出示“安静”的标志。

提问:为什么你们看见这张图都不说话了?

小结:哦,原来这是一个安静的标志,它提醒我们别出声,该安静了1

2、猜猜“兔子”标志。

你们这么聪明,那再给大家看一个标志,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直接引导孩子从兔子带着的领带中看出是“兔子先生”。)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标志,标志是图案也会是文字,标志是要仔细看认真猜的。(在互动中告诉孩子怎样认识标志。)

看看、说说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兔子先生要出门去散步,这一路上也有很多标志。兔子先生一路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1、看大图书,解读书中出现的标志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

第4页:这个标志画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第6页:这次的标志画了什么?这个标志想要告诉兔子先生什么?

第8页:兔子先生又看见了什么标志?

第12页:

(1)兔子先生蹦蹦跳跳过了桥!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兔子先生为什么会摔跤?

(2)摔跤了,该怎么办?哪里有医院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红十字?

第14页:

(1)包扎好了,兔子先生看见前面有两个标志,你说兔子先生是继续走还是回家去呢?为什么?

(2)兔子先生如果继续往前走,该注意什么呢?(激发幼儿已有的经验o)

第16页:瞧,又有标志了,可能是什么意思?

第18页:哎呀,兔子先生掉进洞里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第20页:是呀,兔子先生真不小心。不过,还好这次没有受伤。看这里又出现一个标志,这个标志贴在什么地方?打开门会是什么地方?

第22页:好美的大海啊!海里有一艘船,这个标志贴在船上是为什么? (巩固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意义。)

2、总结故事。

提问:

(1)故事里,兔子先生一共碰到多少个标志?

(2)看了大图书,你们觉得标志重要吗?为什么?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有的是告诉大家周围的情况,有的是警告大家有危险,有的是禁止我们做一些事情。注意周围的标志,就会更安全。(提炼总结,提升幼儿个体经验。)

三、找找、说说生活中的标志(在互动中交流分享,提升个体经验。)

1、说说自己认识的标志。

提问:这里,我们也找到了很多标志,你认识吗?在哪里看见过?

2、延伸: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寻找、认识标志。

《户外游戏安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