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

时间:2024-05-30 12:06:18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精选13篇)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小蝌蚪教案(精选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用“”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说了想什么?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从“迎”字看出了什么?(板书:迎鲤鱼)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鲤鱼阿姨是怎么说的?

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从鲤鱼阿姨那里,小蝌蚪知道,他们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四条腿,宽嘴巴)

(2)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连忙追上去”说明什么?(“连忙追上去”说明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很急切、)(板书:追乌龟)

从乌龟那里,小蝌蚪了解到自己的妈妈的外形特点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鲤鱼、乌龟)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预设: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找到了)

朗读指导:读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急切心情、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板书:游青蛙)

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出小蝌蚪见到妈妈后欢快的心情、

2、自由读1—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词句、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这时的小蝌蚪样子是?(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后来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

(2)练一练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板书: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

(变成了青蛙))

设计意图:运用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小蝌蚪》

听儿歌《小蝌蚪》,做一做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动作,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外形描写

本文第一自然段是对青蛙的外形描写、“大大的”写出了脑袋的形状,“黑灰色的”写出了身子的颜色,“长长的”写出了尾巴的样子、这样的外形描写生动形象,让小蝌蚪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举一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往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练一练: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写一写它的外形、

示例:小白兔浑身雪白雪白的,像一个小雪球、它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像白玉上嵌着两颗红宝石、它的耳朵很长,毛茸茸的,像两个剥了皮的香蕉、它的嘴是三瓣的,红红的,像涂了口红一样,吃东西和呼吸时,嘴巴向三面咧开,露出粉红色的牙床、

六、课堂小结

文章以找妈妈为线索,用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七、主题延伸

小朋友,你见过小蝌蚪和小青蛙吗?用手中的笔画一画吧!

八、当堂检测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此处隐藏19203个字……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幼儿先徒手在桌上练习,让幼儿在纸上作画时增加一次就成功的几率。“小朋友我们画小蝌蚪的时候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幼儿充分练习,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13

教学要求

1.认读“蝌、蚪、秃”等6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明白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蝌蚪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小蝌蚪的认识。

2.师导言: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我们怎样做到守信用呢?一起读一读《岩石上的小蝌蚪》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蝌蚪秃凹塘扭绿油油光秃秃一扭一扭小玻璃瓶

越来越烫摇摇摆摆清清的泉水绿色的水草可怜的小蝌蚪

(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

三、随题读文,讨论交流。

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2.在学习小组内围绕以下问题交流:

(1)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儿来的?(因为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们先放在这儿。)(板书:来历:破碎的玻璃瓶)

(2)小哥哥答应了小蝌蚪什么事?(会来接他们,并把他们放到漂亮的杯子里。)

(3)小花狗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是怎么说的?(小蝌蚪说要等小哥哥)(板书:拒绝小花狗)

(3)小花鸭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开始有没有答应?(小蝌蚪没有答应)(板书:拒绝小花鸭)

(4)小哥哥来了之后去做什么了?(板书:去小河边捉蝌蚪)想象一下:岩石公公怎么对小哥哥说的?小哥哥有什么反应?(岩石公公对小哥哥说:“两只小蝌蚪一直在等你,因为你不守信用,两只小蝌蚪已经失去了生命。”小哥哥会非常羞愧和后悔。)(板书:小哥哥:不守信用)

三、师生共议,拓展提升。

1.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个守信用的人。

(1)小蝌蚪和小哥哥谁守信用?为什么?(板书:小蝌蚪守信)

(2)如果不守信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3)你认为应该守信用吗?为什么?

3.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判断,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

事例1:小明答应小红第二天带一本《黑猫警长》连环画给她看,可他第二天什么也没带。

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应妈妈上街不要这要那,到了商店里,小明非要妈妈买变形金刚不可,妈妈不同意,他就赖在地上不走。

事例3:小玲答应爸爸晚上只看动画片节目,看完后就去画画。晚上,玲玲看完了动画片,就自己主动关了电视,到自己的房间画画去了。

4.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在生活中怎样做个守信用的人。

四、续编故事,发展思维。

1.学生独立续编故事。

2.在学习小组内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

3.全班交流,评一评。

五、板书设计:

小花狗

小蝌蚪(拒绝)小花鸭守信用

岩石上的小蝌蚪

小哥哥(小河边捉蝌蚪):不守信用

六、教学反思:

《岩石上的小蝌蚪》是让学生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教学中,我运用具体事例,让学生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为的对与错,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说一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是,课堂教学组织得不太好,学生交流得尽管很热烈,还是显得有些乱。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小蝌(kē kè)蚪(dǒu tǒu)水塘(táng tǎng)

光秃秃(tū dū)一扭(liǔ niǔ)

附答案:

kē dǒu táng tū niǔ

2.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小山坡()的水塘

()的小哥哥()的杯子

()地走了()的水塘

()的泉水()的水草

附答案:

绿油油浅浅圆脸蛋漂亮摇摇摆摆浅浅清清绿色

备课资料

岩石,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矿物有三态:固态(如化石)、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通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二年级小蝌蚪教案(精选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